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专业简介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是兰州理工大学创办最早的院系之一。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9年甘肃省立工艺学校的土木科,1958年随甘肃工业大学的建立更名为土木系,2002年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学院已积蓄了厚实的办学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构建起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智能建造8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甘肃省一流专业、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一流特色优势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为省级一流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绘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为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一流重点建设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测绘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管理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2016年入选兰州理工大学红柳国际一流学科建设层次,2017年入选甘肃省一流特色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该学科入围B档(前30%),学院建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832人。研究生共计893人,其中硕士799人,博士94人。

学院2019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院现有教职工182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76人,有博士学位教师7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甘肃省陇原师德标兵1人,甘肃省师德标兵3人,甘肃省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二层次5人,甘肃省优秀专家3人,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甘肃省飞天学者“青年学者”3人,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9人,兰州理工大学师德标兵5人,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教师2人、红柳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教师13人,一批教师获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咨询工程师、BIM应用技师、注册设备工程师、注册测绘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已形成了一支较强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土木工程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学科突出地域特色,以解决西北地区地域性问题为主,构筑起了黄土与湿陷性黄土工程和灾害防治、复杂工程结构减震控制与健康监测、复杂钢结构与组合结构、土木工程材料等特色学科研究方向,黄土及湿陷性黄土支挡结构设计、结构减震控制、大跨度空间结构和特殊钢结构分析与设计等领域的研究走在了西北地区土木界的前列,部分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西部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研究”团队入选2012年度甘肃省创新研究群体,“西北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研究”团队入选2013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17年通过教育部验收并获得滚动支持。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重大横向课题6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超过亿元。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8项;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科技成果在西部地区应用400余项,很好地服务了西部地区的地方经济发展。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定期聘请国内院士、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赴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学习或合作研究。目前,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奥地利等国家的一些高校和学术组织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关系。

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 13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4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重点教学团队,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甘肃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出版专著12部,教材100余部。其中朱彦鹏教授主编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朱彦鹏教授主编的《特种结构》教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

学院拥有完善、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现建设有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减震隔震技术研发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省应急测绘工程研究中心、西部土木工程减震隔震行业技术中心、甘肃省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机制砂行业技术中心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建有土木工程综合实验中心(甘肃省一级实验室,对外开放实验室和通过计量认证的实验室,2011年获批为甘肃省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实验教学中心(2017年获批为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还成立了结构工程研究所、防震减灾研究所、空间结构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建筑材料研究所、BIM中心等科研研发机构。

经过数年的办学积累,土木工程学院的学术水平和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围绕学校创建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学院将立足现实,开拓创新,狠抓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质量的科技服务为标志,突出工程人才培养特色和地域学科特色,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在全国土木工程学科领域有明显特色,在西部地区土木工程界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科研基地,成为西北地区土木工程界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中心,实现学院办学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目标,使土木工程学院成为学校“一流工科”的重要支撑。

Ø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是我校创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9年甘肃省立工艺学校的土木科,1958年随学校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成立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2002年更名为土木工程专业,现设有建筑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旨在面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评价和解决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建筑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学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兰州理工大学红柳特色优势专业。土木工程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工程力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工程化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土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水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设计(上、下)、钢结构设计(上、下)、基础工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建筑施工、地下结构设计、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软件实训、智慧建造概论、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等。

Ø土木工程(红柳基地班)

本专业红柳基地班旨在培养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弹性力学、水力学等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以及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与组合结构设计、结构抗震及防灾减灾等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优先享受本专业的优秀教学资源,接受英语强化课程以及本专业所有骨干课程的重点培养,使得学生获得宽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素养,为本科阶段结束之后的专业领域内的深造和拓展打下坚实基础。采用分流淘汰的培养机制,实行“启发式、实用性、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设计、检测、施工和管理的能力;能够在房屋建筑工程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施工、项目勘察、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相关工作,着力为国内外名校的高层次教育和国家的基本建设输送优秀毕业生。

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学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兰州理工大学红柳特色优势专业,是甘肃省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工程力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工程化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土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弹性力学、工程化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水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设计(上、下)、钢结构设计(上、下)、组合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砌体结构、建筑结构抗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工程建设法规、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软件实训等。

Ø智能建造

智能建造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建筑业升级转型,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融合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专业发展而成的新工科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建筑业的转型升级,适应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掌握智能建造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可视化设计、智能化施工、智能化管理的能力,能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可视化结构设计、智能施工与管理、智能防灾、运维与管理等工作,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远大理想、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也可从事:智能化设计、建筑信息化建模及相关研发工作;智能化施工技术指导及施工管理工作;智能化施工技术及管理相关的监理工作;建筑的智能化运维与管理工作;智能建造相关政策制订及相关管理工作;智能建造全过程管理及相关技术研发工作;智能建造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学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智能建造专业依托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建设。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连续五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认证)。工程管理专业为甘肃省特色专业,两次通过住建部评估。该专业是甘肃省首个建设的智能建造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5名,由学校相关专业优秀师资组成,包括结构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等。教授17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含其他副高级)职称教师数31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工程化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土木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工程结构设计、BIM 信息化技术、工程机械原理、控制工程基础、Python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据工程、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结构智能检测与监测、建筑经济与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智能施工技术等。

Ø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与桥涵水文、道路建筑材料和交通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领域内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法律法规、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最新专业理论与技术发展动态。本专业旨在面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也可从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建造、监理、咨询、管理(检测、评价、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主要就业于公路、民航、铁道、运输、市政、建筑等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也可从事本专业科研和教学工作。

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学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为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一流重点专业。该专业所在的土木工程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水力学、桥涵水文、土力学、道路建筑材料、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原理、交通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支挡工程、桥梁工程、墩台基础、隧道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桥梁抗震与抗风、路桥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公路工程招标与投标、建筑经济与工程项目管理、桥梁结构电算、道路检测与养护技术、桥梁结构试验等。

Ø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本专业培养顺应可持续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事人工环境能源利用技术、人工环境控制技术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掌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具有分析、评价和解决人工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供热、通风、制冷、空气调节、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建筑自动化等公共设施系统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工作,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考虑环境、法律、安全、绿色、节能、健康等因素分析解决复杂人工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教学科研、产品研发、设计安装、生产营销等单位从事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

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学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有教授2名,从事换热和暖通空调控制方面的相关研究。

主要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电工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建筑环境测试技术、通风工程、供热工程、空调工程、制冷工程、建筑设备自动化、燃气供应工程、锅炉与锅炉房设备、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安装技术等。

Ø工程管理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工程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胜任全过程工程咨询与管理工作,具有远大理想、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以下能力:具备运用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等方面的系统视角预测、分析、决策、实施和解决与专业职位相关的建设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系统解决工程管理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文心理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学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于2016年首次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的评估(西北地区第3所)。2018年,我校工程管理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20年12月,工程管理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的专业复评,合格有效期为6年。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报告,自2015年至今我校工程管业专业一直被评为4星水平,其中2020-2021年度专业排名进入全国前12%(50/423)。专业在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土木水利领域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工程化学、大学英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理论力学,建筑力学,土木工程制图,建筑结构,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运筹学,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经济法,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工程合同管理,虚拟设计与施工,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管理软件实训等。

Ø工程造价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工程造价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分析、评价和解决工程造价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土木工程、房地产领域从事造价咨询与管理、工程决策分析与经济评价、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审计、工程造价鉴定等方面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以下能力:具备坚实的工程造价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具有为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承担责任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具有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等因素,分析解决工程造价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技术创新与开发、工程造价管理及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包括问题阐述、信息获取、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应用、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及投资决策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文心理素质,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学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报告,自2015年开始我校工程造价专业一直被评为4星以上水平,其中2020-2021年度我校工程造价专业全国排名11/257,5星水平,排名进入全国前5%。专业在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土木水利领域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工程化学、大学英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理论力学,建筑力学,土木工程制图,建筑结构,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运筹学,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建设法规,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设备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类软件实训,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等。

Ø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城乡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供水与排水工程、智慧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的基本训练和工程实践锻炼,具有分析、评价和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胜任施工部门、城市建设与管理部门、环境管理部门、教育、科研和设计部门等相关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以下能力:具有给排水专业良好的职业素养,有意愿并有能力利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能够在给排水专业相关领域独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生产管理工作;同时,考虑环境、法律、安全、社会、健康等因素分析解决复杂给水排水工程问题;能在设计、生产或科研等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或协同角色;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学习渠道更新知识,实现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符合宜居、智能、绿色城市建设新要求的复合型需求,具有远大理想、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充分发挥西部区位优势,突出地域特色,“立足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一带一路”,为服务西部环境特点及需求的水系统智慧决策、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专业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已构筑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入选甘肃省重点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190+给排水专业高校有较大影响度(2021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专业排名第44,三星级)。

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学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有市政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具有市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水文及水文地质学、水质工程学、工程流体力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给水排水泵与泵站、取水工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排水专业英语、水工程施工、给水排水工程结构、工程测量、水工程经济、给水排水工程设备基础、水工艺仪表与控制、碳中和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

Ø测绘工程

本专业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全球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与分析等现代测绘科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国家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建设、服务自然资源与工程实践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陆海空导航与管理、城市与基础工程建设、自然资源普查与管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毕业生可在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市政工程、交通、国土与房产、工业企业、海洋、建筑、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国防、自然资源、工程勘察、城市与企业信息管理等部门,从事测绘及相关信息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相关工作。

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学制,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测绘学概论、数字地形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现代地图学、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与应用、全球导航定位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工程测量学、计算机图形学、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工业测量、测绘法律法规与项目管理、不动产测量、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

在线问答
招生电话
0931-2973947
招生电话
0931-2755263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661号